卷十七 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

三国志魏书主要人物: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001

张辽 乐进 于禁 张郃 徐晃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002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

张辽,字文远,是雁门郡马邑县人。

003

本聂壹之後,以避怨变姓。

他本是聂壹的后人,为了躲避仇怨而改了姓。

004

少为郡吏。

年少时曾担任郡中的小吏。

005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

汉朝末年,并州刺史丁原因为张辽武艺过人,征召他为从事,派他率领兵马前往京城。

006

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

何进派遣他前往河北招募士兵,招到了一千多人。

007

还,进败,以兵属董卓。

返回时,何进已经败亡,(张辽)便率领部队归属了董卓。

008

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董卓败亡后,(张辽)又率兵归属吕布,升任骑都尉。

009

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

吕布被李傕击败后,张辽跟随他向东逃往徐州,担任鲁国国相,当时他二十八岁。

010

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太祖(曹操)在下邳击败吕布后,张辽率领部下投降,被任命为中郎将,并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011

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张辽多次立下战功,升任为裨将军。

012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

袁绍被击败后,曹操另外派遣张辽去平定鲁国的各个县。

013

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

张辽与夏侯渊在东海郡围攻昌豨,几个月后军粮耗尽,众人商议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这几天以来,我每次巡视包围圈,昌豨总是注视着我。而且他射出的箭也越来越稀少,这必定是昌豨心生犹豫,所以不尽力作战。我想主动与他交谈,或许可以劝降他?”于是派人告诉昌豨说:“主公(曹操)有命令,派我张辽来传达。”昌豨果然下城来与张辽对话,张辽向他阐明:“太祖(曹操)神勇威武,正以德政安抚四方,率先归附的人能得到重赏。”昌豨于是同意投降。

014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张辽于是单人匹马登上三公山,进入昌豨家中,拜见他的妻子儿女。

015

豨欢喜,随诣太祖。

昌豨非常高兴,便跟随张辽前去拜见太祖(曹操)。

016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太祖(曹操)派昌豨回去,然后责备张辽说:“这不是一个大将应有的行事方法。”张辽谢罪说:“因为主公您的威信名扬四海,我张辽是奉您的命令前去,所以昌豨必定不敢加害于我。”

017

从讨袁谭、袁尚於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张辽跟随太祖(曹操)在黎阳讨伐袁谭、袁尚,立有战功,代理中坚将军之职。

018

从攻尚於邺,尚坚守不下。

之后跟随太祖(曹操)在邺城进攻袁尚,袁尚坚守城池,久攻不下。

019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太祖(曹操)返回许都后,派张辽和乐进攻克阴安,并将那里的百姓迁徙到黄河以南地区。

020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后来张辽再次跟随太祖(曹操)进攻邺城,邺城被攻破后,张辽率领别部军队巡行平定了赵国、常山,招降了盘踞在山中的各路贼寇以及黑山军的孙轻等人。

021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跟随曹操攻打袁谭,袁谭被击败后,张辽另外率军巡视沿海地区,击败了辽东的贼寇柳毅等人。

022

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

返回邺城时,太祖(曹操)亲自出城迎接张辽,并让他与自己同乘一辆车,任命张辽为荡寇将军。

023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之后张辽又奉命单独进攻荆州,平定了江夏的几个县,返回后驻扎在临颍,被封为都亭侯。

024

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跟随曹操远征柳城的袁尚时,部队与敌军(乌桓)突然遭遇。张辽力劝太祖(曹操)立即交战,斗志非常昂扬。太祖(曹操)赞赏他的勇气,亲自将自己所持的指挥旗授予张辽。于是张辽率军出击,大败敌军,斩杀了单于蹋顿。

025

〈傅子曰:“太祖将征柳城,辽谏曰:‘夫许,天子之会也。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

〈《傅子》记载说:“太祖(曹操)将要远征柳城时,张辽劝谏道:‘许都,是天子所在的地方。如今天子在许都,您却要远赴北方征战,倘若刘表派遣刘备偷袭许都,占据它来号令四方,那么您的大势就将失去了。’太祖(曹操)判断刘表必定不会重用刘备,于是还是出发了。”〉

026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

当时荆州尚未平定,(朝廷)再次派遣张辽屯兵于长社。

027

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

临出发前,军中有人图谋叛乱,在夜里制造骚乱并放火,导致全军都受到惊扰。

028

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

张辽对身边的人说:“不要乱动。这并非整个军营都叛乱,必定是有人在制造事端,想要借此扰乱军心罢了。”于是他下令军中,没有参与叛乱的人都原地安坐。

029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

张辽率领几十名亲兵,站在军阵的中央。

030

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不久之后,军心安定下来,张辽随即找出并斩杀了为首的谋反者。

031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

陈兰、梅成率领氐人占据六个县反叛,太祖(曹操)派遣于禁、臧霸等人讨伐梅成,并派张辽督率张郃、牛盖等人讨伐陈兰。

032

成伪降禁,禁还。

梅成假意投降于禁,于禁便率军返回。

033

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

于是梅成带领他的部众去投奔陈兰,一同转移到灊山之中。

034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

灊山之中有天柱山,山势高峻,绵延二十多里,道路艰险狭窄,只有步行的窄路勉强能够通行,陈兰等人就在山上筑营固守。

035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张辽想要进军,各位将领说:“我们的兵力少,道路又险峻,不宜深入。”张辽说:“这正是一对一的较量,勇敢的人才能获胜。”于是他率军推进到山下安营扎寨,随即发起进攻,斩杀了陈兰和梅成,俘获了他们所有的部众。

036

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太祖(曹操)评定众将的功劳时说:“登上天柱山,踏过险峻的道路,最终擒获了陈兰和梅成,这是荡寇将军的功劳啊。”于是增加了张辽的封邑,并授予他符节。

037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太祖(曹操)征讨孙权回来后,派张辽与乐进、李典等人率领七千多士兵驻守合肥。

038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太祖(曹操)出征张鲁时,留下指令给护军薛悌,并在信函的封口处写着:“等敌人到了再打开。”

039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

不久,孙权果然率领十万大军包围了合肥,于是大家共同打开了指令。指令上写着:“如果孙权率军前来,张辽和李典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进将军留守,与护军一同防守,不得出战。”众将对此都感到疑惑。

040

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後可守也。成败之機,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

张辽说:“主公远征在外,等援军赶到时,敌人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指令的意思是让我们趁敌军尚未完全集结时主动出击,挫败他们的锐气,以此来安定军心,然后才能守住城池。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这一战,各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李典也同意张辽的看法。

041

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于出击的勇士,选拔出八百人,并杀牛犒劳将士,准备第二天展开大战。

042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衝垒入,至权麾下。

天刚亮,张辽身披铠甲,手持长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斩杀了数十名敌兵和两员将领,同时大喊着自己的名字,一路冲破营垒,直抵孙权的帅旗下。

043

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孙权大为震惊,他身边的人都手足无措,只好仓皇地跑上一座高坟,用长戟来自我防卫。

044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

张辽大声喝斥孙权下来决战,但孙权不敢动弹。孙权见张辽所率领的兵马很少,于是就指挥部队将张辽层层包围起来。

045

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

张辽左冲右突,率兵向前猛击,包围圈被撕开一个缺口,张辽带领手下数十人成功突围。但被围困的部下大声呼喊:“将军难道要抛弃我们了吗!”于是张辽又转身冲回包围圈,救出了剩下的人。

046

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孙权的军队人马都望风披靡,没有人敢抵挡张辽。

047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从清晨战斗到中午,孙权的吴国军队士气大挫,于是退回去修整防御工事。合肥城内的军心这才安定下来,各位将领都对张辽心悦诚服。

048

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孙权围攻合肥十多天,见城池无法攻下,于是率军撤退。

049

辽率诸军追击,幾复获权。

张辽率领各路军队追击,差一点就再次擒获了孙权。

050

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太祖(曹操)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赏,任命他为征东将军。

051

〈孙盛曰:夫兵固诡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群帅不和,则弃师之道也。至於合肥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墯;以致命之兵,击贪墯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後守,守则必固。是以魏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

(孙盛评论说:用兵之道本就是充满变化的诡道,奇兵与正兵相互依存。任命将领出征,君主应推车授节,赋予其全权。战役的胜利,有时依赖于出其不意的迅猛攻势,有时仰仗于相互策应的掎角之势,但如果众将帅不和,那就是自取败亡之道。就合肥守卫战而言,城池孤立无援,力量薄弱,如果只任用勇猛之人,他会好战而惹出祸端;如果只任用怯懦之人,他又会因恐惧而难以守住城池。况且敌众我寡,敌人必然心生轻视和懈怠;用一支抱着必死决心的部队,去攻击轻敌懈怠的士兵,势必能取得胜利;取胜之后再转入防守,那么防守就必定稳固。因此,魏武帝(曹操)在挑选将领时,会综合考虑他们各自不同的特长,给予他们秘密的指示,节制并调度他们的作用;等到战事发生时,他们的应对与事先的部署完全吻合,真是妙不可言啊!)

052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太祖(曹操)再次征讨孙权,抵达合肥后,巡视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为此赞叹了很久。

053

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于是,他增加了张辽的兵力,并留下许多军队,将驻地迁往居巢。

054

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籓,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关羽在樊城包围了曹仁,恰逢孙权表示愿意臣服,于是(曹操)下令召回张辽及各路军队,全部返回救援曹仁。

055

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张辽尚未抵达,徐晃已经击败了关羽,曹仁的围困得以解除。

056

辽与太祖会摩陂。

张辽与太祖(曹操)在摩陂会合。

057

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

张辽的军队到达后,太祖(曹操)乘坐车驾亲自出城慰劳他,之后返回并驻扎在陈郡。

058

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

文帝(曹丕)即位为魏王后,将张辽升任为前将军。

059

〈魏书曰:“王赐辽帛千匹,穀万斛。”〉

(《魏书》记载:“魏王赏赐张辽一千匹绢帛,一万斛谷物。”)

060

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

(文帝)又分出张辽的食邑,封他的兄长张汎和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

061

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

孙权再次反叛,(文帝)派遣张辽返回合肥驻扎,并晋升他的爵位为都乡侯。

062

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

(文帝)赐给张辽的母亲车驾,并派兵马护送张辽的家属前往驻地。还下令当张辽的母亲抵达时,仪仗卫队要出城迎接。

063

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

张辽所统率的各路军队的将领和官吏都排列在道路两旁下拜,看到这一景象的人都以此为荣。

064

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戸,并前二千六百戸。

文帝(曹丕)登基称帝后,封张辽为晋阳侯,增加食邑一千户,连同之前的一共是二千六百户。

065

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张辽到洛阳宫朝见,文帝(曹丕)将他引至建始殿会面,亲自询问他当年大破吴军的情形。

066

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

文帝(曹丕)赞叹地对身边的人说:“这个人也像是古代的召虎啊。”

067

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于是,文帝(曹丕)下令为张辽建造府邸,还特意为他的母亲建造殿室。凡是跟随张辽击破孙权军队而应募的士兵,全部被任命为虎贲军。

068

孙权复称籓。

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

069

辽还屯雍丘,得疾。

张辽返回雍丘驻守,却得了重病。

070

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

文帝(曹丕)派遣侍中刘晔带领太医前去为他诊治,并派虎贲军的士兵探问病情,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

071

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

张辽的病尚未痊愈,文帝便将他接到自己所在的行营,并亲自前去看望,还拉着他的手,将自己的御衣赐给他,又命太官署每天送来皇帝的膳食。

072

疾小差,还屯。

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了驻地。

073

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

孙权再次反叛,文帝派遣张辽与曹休一同乘船前往海陵,抵达长江岸边。

074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孙权对他非常忌惮,下令告诫手下各位将领说:“张辽虽然有病在身,但依然锐不可当,你们务必小心谨慎!”

075

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範。

这一年,张辽与诸将一同击败了孙权的将领吕範。

076

辽病笃,遂薨於江都。

张辽病情加重,最终在江都去世。

077

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皇帝(曹丕)为他流下眼泪,追谥他为刚侯。

078

子虎嗣。

他的儿子张虎继承了爵位。

079

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戸,赐一子爵关内侯。”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皇帝(曹丕)追念张辽和李典在合肥的功绩,下诏说:“在合肥战役中,张辽和李典凭借八百步兵,就击破了十万敌军,这是自古以来的用兵史上都未曾有过的。这使得敌军至今都闻风丧胆,他们真可称得上是国家的爪牙啊。从张辽和李典的封邑中各分出一百户,赐给他们的一位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080

虎为偏将军,薨。

张虎官至偏将军,去世了。

081

子统嗣。

他的儿子张统继承了爵位。

082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

乐进,字文谦,是阳平郡卫国县人。

083

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他身材矮小,但因胆识过人而跟随太祖(曹操),担任帐下小吏。

084

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他被派遣回本郡招募士兵,招到一千多人,回来后被任命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

085

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他跟随曹操在濮阳攻打吕布,在雍丘攻打张超,在苦县攻打桥肜,都率先登城立下战功,被封为广昌亭侯。

086

从征张绣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跟随大军在安众征讨张绣,在下邳围攻吕布,击败了他们的部将,在射犬攻打眭固,又在沛县攻击刘备,都取得了胜利,因此被任命为讨寇校尉。

087

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渡过黄河攻打获嘉,返回后,跟随大军在官渡攻打袁绍,奋力作战,斩杀了袁绍的将领淳于琼。

088

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遊击将军。

跟随大军在黎阳攻打袁谭和袁尚,斩杀了他们的大将严敬,代理游击将军之职。

089

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

另外率军攻打黄巾军,击败了他们,平定了乐安郡。

090

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跟随大军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后,又跟随大军在南皮攻打袁谭,他率先登城,攻入了南皮的东门。

091

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袁谭兵败后,乐进另外率军攻打雍奴,并攻克了该地。

092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衝;辽,荡寇将军。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太祖(曹操)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于禁和张辽说:“他们的武艺高强,计谋周全;品性忠诚专一,坚守节操大义。每次面临战斗,常常担任先锋,奋力冲击坚固的阵地,没有什么能抵挡他们。他们亲自擂响战鼓,不知疲倦。另外派他们出征,他们能统御军队,安抚部下则和睦,奉行命令从不违背,面对敌人制定决策,没有任何失误。评定他们的功绩,都应该给予显赫的荣宠。”于是,于禁被任命为虎威将军,乐进被任命为折冲将军,张辽被任命为荡寇将军。

093

进别征高幹,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後。

乐进另外率军征讨高干,从北路进入上党,迂回到高干军的后方。

094

幹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

高干等人退守壶关,乐进连续作战,斩杀了敌军。

095

幹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高干坚守,未能攻下。正逢太祖(曹操)亲自率军征讨,才攻克了壶关。

096

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

太祖(曹操)征讨管承,将大军驻扎在淳于,派遣乐进与李典前去攻击他。

097

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荆州未服,遣屯阳翟。

管承被击败后逃跑,躲入了海岛,沿海地区因此得到平定。当时荆州尚未归顺,乐进被派往阳翟驻扎。

098

後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后来,乐进跟随大军平定荆州,之后留守襄阳,率军攻击关羽、苏非等人,都将他们击败赶走,南郡及周边各郡的山谷蛮夷都前来向乐进投降。

099

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乐进又领兵讨伐刘备任命的临沮县长杜普、旌阳县长梁大,并将他们全部大败。

100

後从征孙权,假进节。

之后,乐进跟随大军征讨孙权,被授予了代表朝廷权威的节杖。

101

太祖还,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戸。

太祖(曹操)返回后,留下乐进与张辽、李典一同驻守合肥,并给乐进增加了五百户食邑,连同之前的一共达到一千二百户。

102

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戸,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

因为乐进屡立战功,朝廷分出五百户食邑,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乐进自己则升任为右将军。

103

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乐进去世,谥号为威侯。

104

子𬘭嗣。

他的儿子乐𬘭继承了爵位。

105

𬘭果毅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

乐𬘭果敢坚毅,有他父亲的风范,官职做到了扬州刺史。

106

诸葛诞反,掩袭杀𬘭,诏悼惜之,追赠卫尉,谥曰愍侯。

诸葛诞叛乱时,发动突然袭击杀害了乐𬘭,朝廷下诏对此表示哀悼和惋惜,追赠他为卫尉,谥号为愍侯。

107

子肇嗣。

他的儿子乐肇继承了爵位。

108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

于禁,字文则,是泰山郡钜平县人。

109

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

黄巾军起事时,鲍信招募人马,于禁便前去依附他。

110

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

等到太祖(曹操)掌管兖州时,于禁和他的同伴们一同前去归附,被任命为都伯,隶属于将军王朗麾下。

111

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

王朗认为于禁与众不同,推荐他,认为其才能足以胜任大将军的职位。

112

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

太祖(曹操)召见于禁并与他交谈,任命他为军司马,派他率领军队前往徐州,攻打并攻克了广威,(随后)又任命他为陷陈都尉。

113

从讨吕布於濮阳,别破布二营於城南,又别将破高雅於须昌。

(于禁)跟随太祖(曹操)在濮阳讨伐吕布,另外率领一支部队在城南击破了吕布的两个营寨,又另外率军在须昌击败了高雅。

114

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

(于禁)跟随太祖(曹操)进攻寿张、定陶、离狐,并在雍丘包围了张超,最终都成功攻克了这些地方。

115

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

(于禁)跟随征讨黄巾军的刘辟、黄邵等人,驻扎在版梁,黄邵等人趁夜偷袭太祖(曹操)的营地,于禁率领麾下部队将其击破,并执行了斩杀。

116

(辟、)

(刘辟、)

117

邵等,尽降其众。

黄邵等人,并俘获了他们所有的部众。

118

迁平虏校尉。

(于禁)升任为平虏校尉。

119

从围桥蕤於苦,斩蕤等四将。

跟随(曹操)在苦县围攻桥蕤,斩杀了桥蕤等四名将领。

120

从至宛,降张绣。

跟随(曹操)到达宛城,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121

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

张绣再次反叛,太祖(曹操)与他交战失利,军队战败后,退回舞阴。

122

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

当时军中大乱,各部都溃散去寻找太祖(曹操),只有于禁独自约束并率领他麾下的数百人,一边战斗一边撤退,虽然有伤亡,但队伍始终没有溃散。

123

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

敌军的追击稍微缓和后,于禁从容地整顿队列,鸣着军鼓撤回。

124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

在还没到达太祖(曹操)所在地时,于禁在路上看见十多个人受了伤,赤身裸体地奔逃。于禁询问他们原因,他们回答说:“被青州兵抢劫了。”

125

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

当初,黄巾军投降后,被称为“青州兵”,太祖(曹操)对他们非常宽容,所以他们才敢趁机抢掠。

126

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

于禁大怒,对他部下说:“青州兵同属曹公麾下,怎么反而做起强盗来了!”于是便率兵讨伐他们,列数其罪状。

127

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

青州兵急忙跑到太祖(曹操)那里去告状。

128

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

于禁到达后,首先建立营寨壁垒,没有立刻去拜见太祖(曹操)。

129

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後,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

有人对于禁说:“青州兵已经向主公控告您了,您应该赶紧去向主公辩解。”于禁回答说:“现在敌人在后面,随时都可能追上来,不先做好防备,怎么迎敌?况且主公英明,谗言诬告又怎么可能得逞!”

130

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

等于禁从容不迫地挖好壕沟、建好营垒之后,才进去拜见,将事情的经过全部陈述清楚。

131

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太祖(曹操)很高兴,对于禁说:“淯水之战的危难中,我处境十分狼狈危急,将军却能在混乱中整顿部队,讨伐作乱的士卒,巩固营垒,展现了不可动摇的节操,即使是古代的名将,又怎么能超过您呢!”

132

於是录禁前後功,封益寿亭侯。

于是记录下于禁前后的功劳,封他为益寿亭侯。

133

复从攻张绣於穰,禽吕布於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斩之。

之后于禁又跟随曹操在穰县进攻张绣,在下邳擒获吕布,另外与史涣、曹仁在射犬进攻眭固,并成功击败斩杀了他。

134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原为先登。

太祖(曹操)刚开始征讨袁绍时,袁绍兵力强盛,于禁主动请求担任先锋。

135

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

太祖(曹操)赞赏他的豪情壮志,于是派遣两千名步兵交由于禁率领,负责防守延津以抵抗袁绍,太祖(曹操)自己则率领主力军队返回官渡。

136

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

刘备占据徐州反叛,太祖(曹操)亲自向东征讨他。

137

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袁绍进攻于禁,于禁坚守阵地,袁绍未能攻克。

138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于禁又与乐进等人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攻击袁绍的别营,他们从延津西南方沿着黄河一直打到汲县和获嘉县,焚毁了三十多个敌军的堡垒营寨,斩杀和俘虏的敌军各有数千人,袁绍的将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前来投降。

139

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

太祖(曹操)再次派于禁另外率领部队屯驻在原武,在杜氏津攻击袁绍的别营,并成功将其击破。

140

迁裨将军,後从还官渡。

于禁被升为裨将军,之后跟随太祖(曹操)回到官渡。

141

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

太祖(曹操)与袁绍的军营相连,各自修筑起土山遥遥相对。

142

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

袁绍军向营中射箭,士卒伤亡众多,军中都感到恐惧。

143

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于禁负责督守土山,奋勇作战,斗志反而更加昂扬。

144

绍破,迁偏将军。

袁绍被击败后,于禁升迁为偏将军。

145

冀州平。

冀州被平定。

146

昌豨复叛,遣禁征之。

昌豨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前去征讨。

147

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

于禁对昌豨发起猛攻;昌豨和于禁是旧相识,于是到于禁面前投降。

148

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後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

诸位将领都认为昌豨既然已经投降,就应该押送到太祖(曹操)那里。于禁说:“各位难道不知道主公(曹操)的常规命令吗!凡是被包围后才投降的人,一律不赦免。遵奉法令、执行命令,是侍奉上级的基本原则。昌豨虽然是我的老朋友,我于禁怎能因此失节呢!”于是他亲自与昌豨诀别,流着泪将他斩首。

149

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

当时太祖(曹操)驻军在淳于,听闻此事后感叹道:“昌豨不来我这里投降,却归顺于禁,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从此更加器重于禁。

150

〈臣松之以为围而後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臣裴松之认为,对于被包围后才投降的人,法令虽然规定不予赦免,但将他囚禁起来押送给主公,也并不算违抗命令。于禁竟然不为旧日交情争取万一的生机,反而放纵自己好杀之心,违背了众人的意见,这正是他最终沦为降虏、死后被加上恶谥的原因,真是罪有应得啊!〉

151

东海平,拜禁虎威将军。

东海郡平定后,于禁被任命为虎威将军。

152

後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

后来,他与臧霸等人进攻梅成,张辽、张郃等人则讨伐陈兰。

153

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

于禁抵达后,梅成率领三千多人投降。

154

既降复叛,其众奔兰。

梅成投降之后又反叛,他的部众都跑去投奔陈兰。

155

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後相属,辽遂斩兰成。

张辽等人与陈兰相持不下,军粮短缺,于禁负责的运粮队前后相继,供应不断,于是张辽最终斩杀了陈兰和梅成。

156

增邑二百戸,并前千二百戸。

增加了二百户食邑,加上之前的一共达到一千二百户。

157

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後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

当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都是曹操麾下的名将。太祖(曹操)每次出征,他们都轮流担任先锋,撤军时则担任后卫;而于禁治军严明整肃,缴获的敌军财物,从不私自占有,因此得到的赏赐也格外丰厚。

158

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然而,他以严苛的法令管束部下,不怎么得士兵们的拥戴。

159

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

太祖(曹操)常常对朱灵心怀不满,想要夺取他的兵权。

160

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

因为于禁有威望且为人稳重,太祖(曹操)便派于禁率领数十名骑兵,带着敕令文书,直接前往朱灵的军营夺取了他的军队。朱灵及其部下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朱灵被任命为于禁的部下都督,众人无不震惊慑服,于禁被人所敬畏的程度就是如此。

161

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戸,封一子列侯。

于禁升任为左将军,被授予假节钺的权力,并分出五百户食邑,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

162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曹操)驻扎在长安,派遣曹仁到樊城讨伐关羽,并派于禁前去协助曹仁。

163

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

秋天,连降大雨,汉水泛滥,平地积水深达数丈,于禁所统率的七支军队全部被洪水淹没。

164

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于禁与各位将领登上高处眺望洪水,无处躲避,关羽乘着大船前来进攻他们,于禁于是投降,只有庞德宁死不屈,最终被杀。

165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太祖(曹操)听说此事后,哀伤感叹了很久,说:“我认识于禁三十年了,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危难关头,表现反而不如庞德啊!”

166

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

恰逢孙权擒获了关羽,并接收了关羽的部众,于禁因此又落入东吴手中。

167

文帝践阼,权称籓,遣禁还。

文帝(曹丕)登基后,孙权向曹魏称臣,并将于禁遣送回国。

168

帝引见禁,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

文帝(曹丕)召见于禁,只见他胡须头发都已花白,面容憔悴,(于禁)哭着叩头谢罪。

169

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

文帝(曹丕)用春秋时期荀林父、孟明视(战败后仍被国君重用)的旧事来安慰他,

170

〈魏书载制曰:“昔荀林父败绩於邲,孟明丧师於殽,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後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

(《魏书》记载的诏书说:“过去荀林父在邲地战败,孟明视在崤山全军覆没,但秦国和晋国都没有废黜他们,而是让他们官复原职。之后,晋国夺取了狄人的土地,秦国称霸西戎。区区小国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呢?樊城的失败,是由于突发的水灾,并非战术上的过错,应当恢复于禁等人的官职。”)

171

拜为安远将军。

(文帝曹丕)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

172

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

(文帝曹丕)打算派于禁出使吴国,在此之前,先命令他向北前往邺城,拜谒高陵(魏武帝曹操的陵墓)。

173

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

文帝(曹丕)让人预先在陵墓的殿屋墙壁上,画下关羽在战斗中大获全胜、庞德愤怒不屈、以及于禁屈膝投降的场景。

174

禁见,惭恚发病薨。

于禁看到这幅画后,又羞又恨,因此生病去世。

175

子圭嗣,封益寿亭侯。

他的儿子于圭继承了爵位,被封为益寿亭侯。

176

谥禁曰厉侯。

于禁的谥号为厉侯。

177

张郃字隽乂,河间鄚人也。

张郃,字隽乂,是河间郡鄚县人。

178

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

汉朝末年,他应征入伍参与讨伐黄巾军,担任军司马,隶属于韩馥。

179

馥败,以兵归袁绍。

韩馥兵败后,张郃率领部下投靠了袁绍。

180

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

袁绍任命张郃为校尉,派他去抵抗公孙瓒。

181

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公孙瓒被击败后,张郃功劳很多,升任为宁国中郎将。

182

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

太祖(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

183

〈汉晋春秋曰:“郃说绍曰:‘公虽连胜,然勿与曹公战也,密遣轻骑钞絶其南,则兵自败矣。’绍不从之。”〉

(《汉晋春秋》记载说:“张郃劝说袁绍道:‘主公您虽然连战连胜,但不应该与曹操正面决战,应该秘密派遣轻骑兵抄掠并断绝他的南边补给线,那么他的军队自然就会溃败了。’袁绍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184

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

袁绍派遣将领淳于琼等人督运粮草,驻扎在乌巢,太祖(曹操)亲自率军急速前去攻击他们。

185

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

张郃劝说袁绍说:“曹操的军队精锐,前去乌巢必定能击败淳于琼等人;淳于琼等人一旦被击败,将军您的大事就完了,应该立即率兵去救援。”郭图说:“张郃的计策不对。不如攻击曹操的大本营,他势必会回兵救援,这样一来,我们不用去救乌巢,那边的围困自然就解除了。”张郃反驳道:“曹操的营寨坚固,我们进攻一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擒获,我们这些人就全都要当俘虏了。”袁绍只派遣了轻骑兵去救援淳于琼,却用重兵去攻击太祖(曹操)的营寨,结果没能攻下。

186

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

太祖(曹操)果然击败了淳于琼等人,袁绍的军队因此崩溃。

187

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郭图感到羞愧,于是又反过来向袁绍诬陷张郃说:“张郃为我军的失败感到高兴,还说了些不恭敬的话。”张郃感到恐惧,于是便投奔了太祖(曹操)。

188

〈臣松之案武纪及袁绍传并云袁绍使张郃、高览攻太祖营,郃等闻淳于琼破,遂来降,绍众於是大溃。是则缘郃等降而後绍军坏也。至如此传,为绍军先溃,惧郭图之谮,然後归太祖,为参错不同矣。〉

(臣裴松之考证:《武帝纪》和《袁绍传》都记载说,袁绍派遣张郃、高览去攻打太祖(曹操)的营垒,张郃等人听说淳于琼被打败后,就前来投降,袁绍的军队于是全线崩溃。按照这个说法,是因为张郃等人投降之后,袁绍的军队才溃败的。而至于本传(张郃传)的记载,则是说袁绍军先溃败,张郃因害怕郭图的诬陷,然后才归顺太祖(曹操),这两种说法是相互矛盾、不一致的。)

189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太祖(曹操)得到张郃后非常高兴,对他说:“从前伍子胥没能及早醒悟,才使自己陷入险境,这哪里比得上微子离开殷商、韩信归顺汉朝呢?”于是任命张郃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

190

授以众,从攻邺,拔之。

(太祖)授予张郃军队,张郃便跟随大军进攻邺城,并攻克了它。

191

又从击袁谭於渤海,别将军围雍奴,大破之。

他又跟随曹操在渤海郡攻击袁谭,并作为别将率军包围了雍奴县,大败敌军。

192

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以功迁平狄将军。

他跟随曹操征讨柳城时,与张辽一同担任先锋,凭此功劳升任为平狄将军。

193

别征东莱,讨管承,又与张辽讨陈兰、梅成等,破之。

他另外奉命征讨东莱郡,讨伐管承;之后又与张辽一起征讨陈兰、梅成等人,并击败了他们。

194

从破马超、韩遂於渭南。

他跟随曹操在渭南击败了马超和韩遂。

195

围安定,降杨秋。

他领兵包围了安定郡,迫使杨秋投降。

196

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

(张郃)与夏侯渊一同讨伐鄜地的贼寇梁兴以及武都的氐族人。

197

又破马超,平宋建。

之后(张郃)又击败马超,平定了宋建。

198

太祖征张鲁,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

太祖(曹操)征讨张鲁时,先派遣张郃率领各路军队去讨伐梁兴和氐族首领窦茂。

199

太祖从散关入汉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

太祖(曹操)从散关进入汉中,又先派遣张郃率领五千步兵在前方开辟道路。

200

至阳平,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

到达阳平关后,张鲁投降,太祖(曹操)便返回,留下张郃与夏侯渊等人镇守汉中,以抵御刘备。

201

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

张郃另外率领各路军队,攻占了巴东、巴西两个郡,并将那里的百姓迁徙到了汉中。

202

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

(张郃)率军进攻宕渠,被刘备的将领张飞击退,于是率部撤回南郑。

203

拜荡寇将军。

(张郃)被任命为荡寇将军。

204

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

刘备驻扎在阳平关,张郃则驻扎在广石。

205

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

刘备率领一万多名精兵,分成十个部队,在夜间对张郃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206

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张郃率领亲兵奋力搏战,刘备没能攻克。

207

其後备於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

后来,刘备在走马谷焚烧曹军的营寨,夏侯渊前去救火,从另一条路与刘备的军队相遇,双方交战,展开了近身肉搏。

208

渊遂没,郃还阳平。

夏侯渊最终战死,张郃返回了阳平关。

209

〈魏略曰:“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魏略》记载说:“夏侯渊虽然是都督,但刘备忌惮张郃而轻视夏侯渊。等到杀了夏侯渊,刘备说:‘应当抓到他们的主将(张郃)才对,杀掉这个(夏侯渊)有什么用呢!’”)

210

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

在这个时候,军队刚刚失去了主帅,将士们都担心会被刘备趁机攻击,全军上下都惊慌失色。

211

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

夏侯渊的司马郭淮于是对众人说:“张将军是我国的名将,是刘备所忌惮的人;今日事态紧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定局面。”于是便推举张郃为全军主帅。

212

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

张郃出来后,整顿军队,稳定阵脚,各位将领都接受他的指挥调度,军心这才安定下来。

213

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太祖(曹操)当时在长安,派遣使者授予张郃符节。

214

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

太祖(曹操)于是亲自率军抵达汉中,刘备则占据高山坚守,不敢出战。

215

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

太祖(曹操)便将汉中的各路军队撤出,张郃则返回陈仓驻扎。

216

文帝即王位,以郃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

魏文帝(曹丕)继承王位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并晋封他为都乡侯。

217

及践阼,进封鄚侯。

等到他(曹丕)登基称帝时,又晋封张郃为鄚侯。

218

诏郃与曹真讨安定卢水胡及东羌,召郃与真并朝许宫,遣南与夏侯尚击江陵。

皇帝下诏命令张郃与曹真一同征讨安定郡的卢水胡以及东羌部落,之后又召见张郃和曹真到许都的宫殿,并派他们南下与夏侯尚一起进攻江陵。

219

郃别督诸军渡江,取洲上屯坞。

张郃另外率领各路军队渡过长江,攻占了江心洲上的营寨堡垒。

220

明帝即位,遣南屯荆州,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派遣张郃南下驻守荆州,与司马宣王(司马懿)一同攻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一直追击到祁口,交战并击败了他们。

221

诸葛亮出祁山。

诸葛亮率军出征祁山。

222

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

朝廷授予张郃特进的爵位,派他总督各路军队,在街亭抵御诸葛亮的将领马谡。

223

谡依阻南山,不下據城。

马谡依仗南山的地势扎营,没有下山占据城池。

224

郃絶其汲道,击,大破之。

张郃切断了他汲水的道路,随即发动攻击,大败马谡的部队。

225

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

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都起兵响应诸葛亮,张郃将他们全部击破并平定。

226

诏曰:“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戸,并前四千三百戸。”

皇帝下诏说:“逆贼诸葛亮率领巴蜀的军队,来对抗我们如猛虎般的师团。将军您身披坚甲,手执利器,所到之处无不克敌平定,我对此深表赞赏。特为你增加一千户食邑,连同之前的一共是四千三百户。”

227

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

司马宣王(司马懿)在荆州整顿水军,打算顺着沔水进入长江去讨伐东吴,皇帝下诏命令张郃率领关中各路军队前往荆州接受司马懿的调度指挥。

228

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

到达荆州后,正值冬季河水过浅,大船无法航行,于是便返回并驻扎在方城。

229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

诸葛亮再次出兵,猛烈攻击陈仓,皇帝派驿马将张郃召到都城。

230

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县军无穀,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皇帝亲自驾临河南城,设宴为张郃送行,并派遣南、北军的三万士兵,以及分派的武卫、虎贲等禁卫军护送张郃。皇帝趁机问张郃说:“等将军你赶到,诸葛亮会不会已经攻下陈仓了?”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不济,不可能持久进攻,于是回答说:“不等我到达,诸葛亮就必定已经撤走了;我屈指一算,他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

231

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

张郃日夜兼程地赶到南郑,诸葛亮便撤军了。

232

诏郃还京都,拜征西车骑将军。

皇帝下诏让张郃返回都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233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张郃懂得灵活应变,善于安营布阵,预测战局和利用地形,算无遗策,就连诸葛亮都对他心存忌惮。

234

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尝荐同乡卑湛经明行修,诏曰:“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张郃虽然是武将,却喜爱并尊重儒士,曾经推荐同乡中精通经学、品行端正的卑湛。皇帝下诏说:“过去祭遵担任将领时,曾上奏在军中设立五经大夫,与儒生们一起吟诗投壶。如今将军您在外统率军队,在内心系朝廷。朕嘉许将军的这份心意,现在就提拔卑湛为博士。”

235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皇帝下诏命张郃率领众将西进至略阳。当诸葛亮退守祁山时,张郃追击到木门,与蜀军交战,被飞箭射中右膝,不幸身亡,

236

〈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魏略》记载:“诸葛亮的军队撤退,宣王(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兵法上说,包围城池必须留出缺口,对于撤退的军队不要追击。’宣王(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只好前进。蜀军占据高处设下埋伏,弓弩齐发,箭射中了张郃的大腿。”)

237

谥曰壮侯。

他的谥号是壮侯。

238

子雄嗣。

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

239

郃前後征伐有功,明帝分郃戸,封郃四子列侯。

张郃前后多次征战立下功劳,魏明帝(曹叡)因此分出张郃的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240

赐小子爵关内侯。

并赐予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241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

徐晃,字公明,是河东郡杨县人。

242

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

他担任郡吏时,曾跟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因功被任命为骑都尉。

243

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

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时,徐晃劝说杨奉护送天子返回洛阳,杨奉听从了他的计策。

244

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

天子渡过黄河到达安邑后,封徐晃为都亭侯。

245

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鬬,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後悔。

到达洛阳后,韩暹、董承每日争斗不休,徐晃劝说杨奉归顺太祖(曹操);杨奉本想听从,但后来又反悔了。

246

太祖讨奉於梁,晃遂归太祖。

太祖(曹操)在梁地讨伐杨奉,徐晃于是归顺了太祖(曹操)。

247

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

太祖(曹操)授予徐晃兵马,派他去攻打卷县和原武县

248

〈卷,音墟权反。〉

(卷,读音是墟(xū)和权(quán)的反切,音xuán。)

249

贼,破之,拜裨将军。

的贼寇,并击败了他们,因此被任命为裨将军。

250

从征吕布,别降布将赵庶、李邹等。

他跟随大军征讨吕布,另外又招降了吕布的部将赵庶、李邹等人。

251

与史涣斩眭固於河内。

(徐晃)和史涣一起在河内斩杀了眭固。

252

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醜,拜偏将军。

他跟随大军击败刘备,又参与击败颜良,攻克白马,进军到延津,击败文丑,被任命为偏将军。

253

与曹洪击㶏强贼祝臂,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

(徐晃)与曹洪一同攻打㶏强的贼寇祝臂,击败了他们;又和史涣在故市截击袁绍的运输车队,功劳最多,被封为都亭侯。

254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範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

太祖(曹操)包围邺城并攻破邯郸后,易阳县令韩范假装献城投降,实则据城固守,太祖(曹操)便派徐晃去攻打他。

255

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範悔,晃辄降之。

徐晃抵达后,将书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为韩范陈述利害。韩范为此感到后悔,徐晃于是接受了他的投降。

256

既而言於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原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

随后,徐晃对太祖(曹操)说:“袁氏兄弟尚未被消灭,那些还未归降的城池都在侧耳倾听我们的动向。如果今天我们消灭了易阳,那么明天他们就都会拼死坚守,恐怕平定河北就遥遥无期了。希望主公您接受易阳的投降来昭示各城,这样一来,他们没有谁不会闻风归附的。”太祖(曹操)认为他说得很好。

257

别讨毛城,设伏兵掩击,破三屯。

徐晃另外率军讨伐毛城,设下伏兵进行突袭,攻破了敌人的三处军营。

258

从破袁谭於南皮,讨平原叛贼,克之。

他跟随大军在南皮击败了袁谭,又讨伐了平原郡的叛贼,并成功攻克了该地。

259

从征蹋顿,拜横野将军。

他跟随大军远征蹋顿,被任命为横野将军。

260

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

他跟随大军征伐荆州,另外率部驻扎在樊城,负责讨伐中庐、临沮、宜城一带的贼寇。

261

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徐晃又与满宠在汉津讨伐关羽,与曹仁在江陵攻击周瑜。

262

十五年,讨太原反者,围大陵,拔之,斩贼帅商曜。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徐晃奉命讨伐太原的叛乱者,包围并攻克了大陵城,斩杀了叛军首领商曜。

263

韩遂、马超等反关右,遣晃屯汾阴以抚河东,赐牛酒,令上先人墓。

韩遂、马超等人在关右地区反叛,太祖(曹操)便派遣徐晃驻扎在汾阴来安抚河东地区,并赏赐他牛和酒,让他去祭拜祖先的坟墓。

264

太祖至潼关,恐不得渡,召问晃。

太祖(曹操)抵达潼关,担心大军无法渡过黄河,于是召见了徐晃询问对策。

265

晃曰:“公盛兵於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知其无谋也。今假臣

徐晃说:“主公您将大军集结在此,而敌人却没有另外派兵防守蒲阪渡口,由此可知他们毫无计谋。如今只要您借给我……”

266

〈臣松之云:案晃於时未应称臣,传写者误也。〉

(臣裴松之注:我认为徐晃在当时不应该自称为‘臣’,这是传抄者的笔误。)

267

精兵渡蒲坂津,为军先置,以截其裏,贼可擒也。”太祖曰:“善。”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

率领精锐部队渡过蒲坂津,为大军建立前沿阵地,从而截断敌军的后路,这样敌人就可以被擒获了。”太祖(曹操)说:“好。”于是派遣徐晃率领四千步兵和骑兵渡过黄河。

268

作堑栅未成,贼梁兴夜将步骑五千馀人攻晃,晃击走之,太祖军得渡。

(徐晃的)防御工事尚未建成,敌将梁兴就在夜里率领五千多步兵和骑兵前来进攻,徐晃奋力迎击并将其击退,太祖(曹操)的大军这才得以顺利渡河。

269

遂破超等,使晃与夏侯渊平隃麋、汧诸氐,与太祖会安定。

于是大破马超等人,太祖(曹操)又派徐晃与夏侯渊一同平定了隃麋、汧县一带的氐族部落,随后在安定与太祖(曹操)会师。

270

太祖还邺,使晃与夏侯渊平鄜、夏阳馀贼,斩梁兴,降三千馀戸。

太祖(曹操)返回邺城后,派遣徐晃与夏侯渊清剿鄜县、夏阳一带的残余贼寇,斩杀了梁兴,并招降了三千多户人家。

271

从征张鲁。

(徐晃)跟随大军征讨张鲁。

272

别遣晃讨攻椟、仇夷诸山氐,皆降之。

(曹操)另外派遣徐晃去讨伐攻打椟、仇夷等地的山中氐族部落,他们全都投降了。

273

迁平寇将军。

(徐晃)被升任为平寇将军。

274

解将军张顺围。

(徐晃)解除了将军张顺的围困。

275

击贼陈福等三十馀屯,皆破之。

(徐晃)攻打了叛贼陈福等三十多个营寨,并全部攻破。

276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於阳平。

太祖(曹操)返回邺城,留下徐晃和夏侯渊在阳平关抵抗刘备。

277

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絶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

刘备派遣陈式等人率领十多个营的兵力,企图切断马鸣阁道,徐晃另外率军出征并击败了他们,敌兵纷纷跳入山谷,死伤惨重。

278

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絶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太祖(曹操)听闻此事后非常高兴,授予徐晃符节,并下令说:“这条阁道,是汉中地区险要的咽喉。刘备想断绝内外联系,从而夺取汉中。将军您一举粉碎了敌人的计谋,这真是好上加好啊。”

279

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

于是,太祖(曹操)亲自来到阳平关,率领驻扎在汉中的各路军队撤出。

280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之后又派遣徐晃协助曹仁征讨关羽,驻军在宛城。

281

会汉水暴隘,于禁等没。

恰逢汉水暴涨,于禁等人率领的军队全被淹没。

282

羽围仁於樊,又围将军吕常於襄阳。

关羽在樊城包围了曹仁,又在襄阳包围了将军吕常。

283

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徐晃所率领的部队大多是新兵,他认为难以与关羽正面交锋,于是前进到阳陵陂驻扎下来。

284

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太祖(曹操)再次派遣将军徐商、吕建等人到徐晃那里,下令说:“必须等各路兵马全部集结抵达后,才能一同前进。”

285

贼屯偃城。

敌军(关羽的部队)在偃城驻扎。

286

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後,贼烧屯走。

徐晃抵达后,采取佯动的策略,挖掘了一条长长的壕沟,装作要切断敌军的后路。敌军(关羽的部队)果然上当,烧毁营寨逃走了。

287

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

徐晃夺取了偃城,(军队)在两面扎下相连的营寨,并逐渐向前推进,直到距离敌军的包围圈只有三丈左右的地方。

288

未攻,太祖前後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在尚未发起进攻时,太祖(曹操)先后派遣了殷署、朱盖等人率领总共十二营的兵力前来支援徐晃。

289

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

敌军在包围圈的前方设有一个营寨,另外还在四冢这个地方驻扎了军队。

290

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徐晃对外宣称将要攻打包围圈前方的营寨,暗地里却对四冢的敌军发起了攻击。

291

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关羽看到四冢的营寨即将被攻破,亲自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出战,徐晃迎击,关羽战败后撤。徐晃于是追击,随着关羽的败兵一同冲入其包围圈,大破敌军,有些敌兵自己跳入沔水淹死了。

292

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太祖(曹操)下令嘉奖说:“敌军的包围圈设有十重壕沟和鹿角,将军你奋战并取得完胜,最终攻破了敌人的包围圈,斩杀和俘虏了大量敌军。我用兵三十多年,包括我所听说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也从没有谁能像这样长驱直入攻破敌人包围圈的。况且,樊城、襄阳被围困的危急程度,超过了当年的莒城和即墨,将军您的功劳,已经超越了孙武和穰苴。”

293

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徐晃整顿军队返回摩陂,太祖(曹操)亲自出迎七里,并设下盛大酒宴款待。

294

太祖举巵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太祖(曹操)举起酒杯向徐晃敬酒,并慰劳他说:“能够保全樊城和襄阳,都是将军您的功劳啊。”

295

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

当时各路军队都已集结,太祖(曹操)巡视各个军营,其他部队的士兵都离开队列出来观看,只有徐晃的军营整齐严肃,将士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纹丝不动。

296

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太祖(曹操)赞叹道:“徐将军真可说是有周亚夫的风范啊!”

297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

文帝(曹丕)登上王位后,任命徐晃为右将军,进封为逯乡侯。

298

及践阼,进封杨侯。

等到文帝(曹丕)登基称帝,徐晃又被进封为杨侯。

299

与夏侯尚讨刘备於上庸,破之。

(徐晃)与夏侯尚一起在上庸讨伐刘备,并击败了他。

300

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

朝廷任命徐晃镇守阳平,并将他的封地改到阳平,封为阳平侯。

301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於襄阳。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徐晃)在襄阳抵御吴国将领诸葛瑾的进攻。

302

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戸。

他的食邑增加了二百户,连同之前的一共是三千一百户。

303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当他病重时,留下遗嘱要求用平时的衣服入殓。

304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後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他生性节俭谨慎,作为将军,他常常派出远方的侦察兵,总是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与敌人交战。在追击败逃的敌人、争夺战利品时,行动非常迅速,士兵们甚至来不及吃饭。

305

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他常常感叹说:“古人只怕遇不到贤明的君主,如今我庆幸已经遇到了,应当常常建立功勋来报效君主,要那些个人的名声有什么用呢!”

306

终不广交援。

他一生不广泛结交朋友,也不拉拢私人关系。

307

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徐晃去世,谥号为壮侯。

308

子盖嗣。

他的儿子徐盖继承了爵位。

309

盖薨,子霸嗣。

徐盖去世后,他的儿子徐霸继承了爵位。

310

明帝分晃戸,封晃子孙二人列侯。

魏明帝(曹叡)分出徐晃的食邑,另外封了徐晃的两个子孙为列侯。

310 句 • 陈寿 著于西晋
阅读提示:使用键盘左右箭头键可快速切换章节 • 点击句子右侧图标可复制文本 • 上方可切换阅读模式 • 左侧侧边栏可快速导航到其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