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蜀书一:刘二牧传

三国志蜀书主要人物: 刘焉、刘璋
001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刘焉字君郎,是江夏郡竟陵县人,为汉代鲁恭王的后裔。汉章帝元和年间(公元84年-87年),他的宗室旁支被分封到竟陵,并在此安家。

002

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为官,凭借宗室身份被任命为中郎,后来因为老师祝公去世而辞官守丧。

003

〈臣松之案:祝公,司徒祝恬也。〉

(臣裴松之注解:祝公,就是司徒祝恬。)

004

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他居住在阳城山,潜心治学并教书育人。后来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受司徒府征辟,先后担任过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职。

005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刘焉目睹汉灵帝时期政治衰败、王室多灾多难,于是上书建议说:“各地的刺史、太守,都是靠行贿买官,他们盘剥百姓,才导致民众离心叛乱。应当挑选声望清正的重臣担任州牧(牧伯),才能镇守安定天下。”

006

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

刘焉内心想请求担任交趾牧,意图躲避世间的灾难。

007

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他的建议还没来得及实行,侍中、广汉人董扶就私下对刘焉说:“京城即将大乱,从星象分野来看,益州有天子之气。”

008

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刘焉听了董扶的话,心思就转到了益州。

009

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

恰逢益州刺史郤俭的赋税征收繁重苛刻,坏名声传得很远,同时并州发生了刺史张壹被杀、凉州发生了刺史耿鄙被杀的事件,刘焉的计谋因此得以实施。

010

〈俭,郤正祖也。〉

(郤俭,是郤正的祖父。)

011

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

(刘焉)于是出任监军使者,兼任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奉命前去收捕郤俭并将其治罪;

012

〈《续汉书》曰:是时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虞等皆海内清名之士,或从列卿尚书以选为牧伯,各以本秩居任。旧典:传车参驾,施赤为帷裳。臣松之按:灵帝崩后,义军起,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然后刘表为荆州,不与焉同时也。《汉灵帝纪》曰:帝引见焉,宣示方略,加以赏赐,敕焉为益州刺史。前刺史刘隽、郤俭皆贪残放滥,取受狼籍,元元无聊,呼嗟充野,焉到便收摄行法,以示万姓,勿令漏露,使痈疽决溃,为国生梗。焉受命而行,以道路不通,住荆州东界。〉

(《续汉书》记载:当时朝廷任用刘虞主管幽州,刘焉主管益州,刘表主管荆州,贾琮主管冀州。刘虞等人都是海内享有清誉的名士,有些是从九卿、尚书等高官中选拔出来担任州牧的,他们都以原有的官阶到任。旧时典制规定:驿传的车马由三匹马驾驭,并用红色的布料作为车上的帷帐。臣裴松之考证:汉灵帝驾崩后,各路义军蜂起,孙坚杀掉了荆州刺史王叡,之后刘表才担任荆州牧,这与刘焉的任命并非同时。《汉灵帝纪》记载:皇帝召见了刘焉,向他说明了方略,并加以赏赐,敕令刘焉担任益州刺史。前任刺史刘隽、郤俭都贪婪残暴、放纵胡为,收受的贿赂财物乱七八糟,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刘焉一到就要将他们收捕法办,以儆效尤,并且不要走漏风声,以免让这些毒瘤溃烂,给国家造成祸患。刘焉领命出发,但因为道路不通,便暂时停留在荆州的东部边境。)

013

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会)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

董扶也请求担任蜀郡西部属国都尉的职位,当时太仓令、巴西人赵韪正好离职,他们便一起跟随刘焉前往益州。

014

〈陈寿《益部耆旧传》曰:董扶字茂安。少从师学,兼通数经,善欧阳尚书,又事聘士杨厚,究极图谶。遂至京师,游览太学,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永康元年,日有蚀之,诏举贤良方正之士,策问得失。左冯翊赵谦等举扶,扶以病不诣,遥于长安上封事,遂称疾笃归家。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博士、有道皆不就,名称尤重。大将军何进表荐扶曰:“资游、夏之德,述孔氏之风,内怀焦、董消复之术。方今并、凉骚扰,西戎蠢叛,宜敕公车特召,待以异礼,谘谋奇策。”于是灵帝征扶,即拜侍中。在朝称为儒宗,甚见器重。求为蜀郡属国都尉。扶出一岁而灵帝崩,天下大乱。后去官,年八十二卒于家。始扶发辞抗论,益部少双,故号曰(致止)〔至止〕,言人莫能当,所至而谈止也。后丞相诸葛亮问秦宓以扶所长,宓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芥之恶。”〉

(陈寿的《益部耆旧传》中记载:董扶,字茂安。年少时跟随老师学习,精通多部经书,尤其擅长《欧阳尚书》,还曾师从隐士杨厚,深入研究图谶之学。后来他到了京城,游览太学,之后返回家乡讲学,学生们从很远的地方前来求教。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发生日食,朝廷下诏举荐贤良方正的人才,以对策询问政事得失。左冯翊赵谦等人举荐了董扶,董扶以生病为由没有前往,只是在长安远程上书,随后便称病重返回家中。他前后十次被宰相府征辟,三次被公车征召,两次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博士、有道之士,但他都没有接受,因此声望尤其高。大将军何进上表推荐董扶说:“他具备子游、子夏那样的德行,传述孔子的风范,内心怀有焦延寿、董仲舒那般消灾复兴的计策。如今并州、凉州动荡不安,西戎部族蠢蠢欲动,应该下令公车特别征召他,以非同寻常的礼节对待,向他咨询奇谋良策。”于是汉灵帝征召董扶,随即任命他为侍中。他在朝中被称为儒学宗师,很受器重。后来他请求担任蜀郡属国都尉。董扶离京一年后,汉灵帝驾崩,天下大乱。之后他辞去官职,八十二岁时在家中去世。当初董扶言辞辩论,在益州少有对手,因此人称“至止”,意思是说没人能抵挡他,他一到场,别人的谈论就都停止了。后来丞相诸葛亮向秦宓询问董扶的长处,秦宓回答说:“董扶对于极微小的善行都会加以褒奖,对于极细微的恶行也会加以批评。”)

015

是时〔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馀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

当时,益州的叛贼马相、赵祗等人在绵竹县自称“黄巾军”,聚集因徭役而疲惫的民众,一两天内就召集了数千人。他们先杀掉绵竹县令李升,附近的官吏和百姓纷纷响应,总人数达到一万多。随后他们向前攻破了雒县,进攻益州州治并杀害了郤俭,又攻入蜀郡、犍为郡。在一个月之内,就攻破了这三个郡。

016

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

马相自称为天子,部众数以万计。

017

州从事贾龙(素)领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馀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

州从事贾龙(原本)率领数百名士兵驻扎在犍为郡东部边界,他召集官吏和民众,集合了一千多人,进攻马相等叛军,几天之内就将他们击败并赶走,州内恢复了平静。

018

龙乃选吏卒迎焉。

于是贾龙挑选了一些官吏士兵去迎接刘焉。

019

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

刘焉将州府迁至绵竹,安抚和收编那些叛离的人,致力于推行宽大仁惠的政策,但暗中却怀有别的图谋。

020

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

张鲁的母亲起初信奉鬼道,加上她容貌年轻,常常出入刘焉的家中,因此刘焉派遣张鲁担任督义司马,让他驻扎在汉中,截断了通往京城的谷阁栈道,并杀害汉朝的使者。

021

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

刘焉上书朝廷,声称米贼阻断了道路,导致交通中断无法恢复。他又借故杀害了州中的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人,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刑罚。

022

〈《益部耆旧杂记》曰:李权字伯豫,为临邛长。子福。见犍为杨戏《辅臣赞》。〉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李权,字伯豫,曾担任临邛县长。他的儿子是李福。事迹见于犍为人杨戏所著的《辅臣赞》。〉

023

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

犍为太守任岐和贾龙因此起兵反抗并攻击刘焉,刘焉则出兵击杀了任岐和贾龙。

024

〈《英雄记》曰:刘焉起兵,不与天下讨董卓,保州自守。犍为太守任岐自称将军,与从事陈超举兵击焉,焉击破之。董卓使司徒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使引兵还击焉,焉出青羌与战,故能破杀。岐、龙等皆蜀郡人。〉

(《英雄记》记载:刘焉起兵后,不与天下各路诸侯一同讨伐董卓,而是固守益州以求自保。犍为太守任岐自封为将军,与从事陈超一同举兵攻打刘焉,但被刘焉击败。董卓派遣司徒赵谦率兵前往益州,说服了校尉贾龙,让他率军回头攻击刘焉。刘焉派出青羌兵应战,因此能够击破并斩杀他们。任岐、贾龙等人都是蜀郡人。〉

025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馀乘。

刘焉的野心逐渐膨胀,制造了一千多辆皇帝乘坐的御用车辆和配套器具。

026

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荆州牧刘表上奏朝廷,称刘焉的言行,就如同当年子夏在西河地区讲学时,有怀疑圣人之道的言论(暗指刘焉有不臣之心)。

027

时焉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为奉车都尉,皆从献帝在长安,惟(小)子别部司马瑁素随焉。

当时,刘焉的儿子刘范担任左中郎将,刘诞担任治书御史,刘璋担任奉车都尉,都在长安跟随汉献帝;只有(小)儿子、担任别部司马的刘瑁一向跟随着刘焉。

028

〈《英雄记》曰:范(闻)父焉为益州牧,董卓所征发,皆不至。收范兄弟三人,锁械于郿坞,为阴狱以系之。〉

(《英雄记》记载:刘范(听说)父亲刘焉成为益州牧后,董卓征召他们,他们都没有前往。于是董卓将刘范兄弟三人抓起来,用镣铐锁在郿坞,并设置了秘密监狱来囚禁他们。)

029

献帝使璋晓谕焉,焉留璋不遣。

汉献帝派刘璋去晓谕刘焉,但刘焉却将刘璋留下,不让他返回朝廷。

030

〈《典略》曰:时璋为奉车都尉,在京师。焉托疾召璋,璋自表省焉,焉遂留璋不还。〉

(《典略》记载:当时刘璋担任奉车都尉,正在京城。刘焉以生病为借口召刘璋前来,刘璋自己上表请求回去探望父亲,于是刘焉就将刘璋留下,不让他返回。)

031

时征西将军马腾屯郿而反,焉及范与腾通谋,引兵袭长安。

当时,征西将军马腾驻扎在郿县并起兵造反,刘焉和他的儿子刘范与马腾合谋,率领军队袭击长安。

032

范谋泄,奔槐里,腾败,退还凉州,范应时见杀,于是收诞行刑。

刘范的计谋泄露,便逃往槐里。马腾战败后,退回凉州,刘范也随即被杀,于是朝廷将刘诞逮捕处死。

033

〈《英雄记》曰:范从长安亡之马腾营,从焉求兵。焉使校尉孙肇将兵往助之,败于长安。〉

(《英雄记》记载:刘范从长安逃到马腾的军营,并向父亲刘焉请求援兵。刘焉派遣校尉孙肇率兵前去援助他,结果在长安被打败了。)

034

议郎河南庞羲与焉通家,乃募将焉诸孙入蜀。

议郎、河南人庞羲与刘焉是世交,于是他设法将刘焉的几个孙子护送进了蜀地。

035

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延及民家。

这时,刘焉所在的城池遭遇天火,他之前制造的车驾全部被烧毁,大火还蔓延到了民居。

036

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祅灾,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

刘焉于是将治所迁到成都。他既为儿子们的死感到悲痛,又为上天降下的火灾而忧惧。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他因背上长出毒疮而去世。

037

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

益州的大官赵韪等人,看中刘璋性情温和仁厚,共同推举他担任益州刺史。朝廷的诏书也顺势任命他为监军使者,兼任益州牧,并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让他率领部队去攻打刘表。

038

〈《英雄记》曰:焉死,子璋代为刺史。会长安拜颍川扈瑁为刺史,入汉中。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璋使赵韪进攻荆州,屯朐䏰。上蠢,下如振反。〉

(《英雄记》中记载:刘焉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璋接替了刺史的职位。当时长安朝廷任命颍川人扈瑁为益州刺史,让他进入汉中。荆州别驾刘阖,以及刘璋的将领沈弥、娄发、甘宁发动叛乱,攻打刘璋未获成功,于是逃往荆州。刘璋派遣赵韪进攻荆州,驻军在朐䏰。当时上层动荡不安,下层也随之反叛。)

039

璋字季玉,既袭焉位,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

刘璋,字季玉。他继承了刘焉的职位后,张鲁渐渐变得骄横跋扈,不听从刘璋的号令。于是刘璋杀掉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两人从此结下了深仇大恨。

040

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

刘璋多次派遣庞羲等人去攻打张鲁,但(庞羲的军队)屡次被张鲁击败。

041

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

张鲁的部曲大多驻扎在巴西郡,因此刘璋任命庞羲为巴西太守,率兵抵御张鲁。

042

〈《英雄记》曰:庞羲与璋有旧,又免璋诸子于难,故璋厚德羲,以羲为巴西太守,遂专权势。〉

(《英雄记》记载:庞羲与刘璋有旧交,又曾使刘璋的几个儿子免于危难,所以刘璋对他非常感激,任命他为巴西太守,于是庞羲得以独揽大权。)

043

后羲与璋情好携隙,赵韪称兵内向,众散见杀,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

后来庞羲与刘璋的关系产生裂痕,赵韪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被杀。这些都源于刘璋缺乏果断的判断力,容易听信谗言的缘故。

044

〈《英雄记》曰:先是,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威),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于江州。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汉献帝春秋》曰:汉朝闻益州乱,遣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征璋为卿,不至。〉

(《英雄记》记载:此前,有数万家从南阳、三辅地区迁入益州的流民,刘璋将他们收编为兵,称为“东州兵”。刘璋性格宽厚温和,缺乏威严和谋略,东州兵侵凌欺压本地旧民,刘璋无法禁止,导致政令多有缺失,益州人心生怨恨。赵韪一向深得民心,刘璋很信任并重用他。赵韪便利用民怨图谋叛乱,他用重金贿赂荆州方面请求讲和,暗中联络州中的大姓豪族,与他们共同起兵,回头攻打刘璋。蜀郡、广汉、犍为等地都响应了赵韪。刘璋急忙进入成都城防守,东州兵畏惧刘璋的威势,都同心协力帮助刘璋,人人殊死战斗,最终击败了叛军,并到江州进攻赵韪。赵韪的部将庞乐、李异反戈一击,杀散了赵韪的军队,并斩杀了赵韪。《汉献帝春秋》记载:汉朝听闻益州发生动乱,派遣五官中郎将牛亶出任益州刺史;同时征召刘璋入朝为卿,但他没有前往。)

045

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

刘璋听说曹操征伐荆州,并且已经平定了汉中,便派遣河内人阴溥去向曹操表达敬意。

046

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

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加封他的兄长刘瑁为平寇将军。

047

瑁狂疾物故。

刘瑁因患上狂疾而去世。

048

〈臣松之案:魏台访“物故”之义,高堂隆答曰:“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无复所能于事也。”〉

(臣裴松之考证:魏国朝廷曾询问“物故”一词的含义,高堂隆回答说:“我听先师说:‘物’,就是‘无’的意思;‘故’,就是‘事’的意思;这个词是说人再也不能做什么事了。”)

049

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刘璋又派遣别驾从事、蜀郡人张肃,护送三百名叟兵以及各种贡品给曹操,曹操于是任命张肃为广汉太守。

050

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

刘璋再次派遣别驾张松去拜见曹操。当时曹操已经平定荆州,赶走了先主(刘备),因此不再把张松放在眼里,张松为此心怀怨恨。

051

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

恰巧曹操的军队在赤壁之战中失利,加之军中瘟疫流行,士兵死亡惨重。

052

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

张松返回后,便在刘璋面前诋毁曹操,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接着劝说道:“豫州牧刘备,是您(使君)的同宗骨肉,可以与他结交。”

053

〈《汉书春秋》曰:张松见曹公,曹公方自矜伐,不存录松。松归,乃劝璋自绝。习凿齿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是以君子劳谦日昃,虑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让,势尊而守之以卑。情近于物,故虽贵而人不厌其重;德洽群生,故业广而天下愈欣其庆。夫然,故能有其富贵,保其功业,隆显当时,传福百世,何骄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

(《汉书春秋》记载:张松拜见曹操时,曹操正自大炫耀,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张松回来后,就劝刘璋与曹操绝交。习凿齿评论道:过去齐桓公一炫耀自己的功绩,就有九个诸侯国背叛他;曹操一时的骄傲自大,就导致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这些都是几十年辛苦积累的基业,却在转瞬之间便前功尽弃,难道不可惜吗!因此,君子勤勉谦逊,终日不懈,总把自己放在他人之下。功劳再高,也以谦让自处;权势再大,也以谦卑自守。情感上亲近民众,所以即使地位尊贵,人们也不会厌恶他的权重;德行广施于众生,所以事业越宏大,天下人越是为他的成功而高兴。正因如此,他才能拥有富贵,保住功业,在当时声名显赫,并将福泽流传百世,哪里还会有骄傲自大的心态呢!君子由此便知道曹操最终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了。)

054

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刘璋全都采纳了张松的建议,派遣法正去与先主(刘备)结好。不久,又命令法正和孟达率领数千士兵去帮助先主(刘备)进行防御,随后法正便返回了益州。

055

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后来张松又劝说刘璋道:“如今州中的将领庞羲、李异等人,都依仗功劳而骄横跋扈,心怀不轨。如果不请来豫州牧刘备相助,那么外部有强敌进攻,内部有百姓生乱,这必定是败亡的局面啊。”

056

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刘璋又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法正去邀请先主(刘备)。

057

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归。

刘璋的主簿黄权向他陈述此事的利害关系,广汉郡的从事王累更是将自己倒吊在州府的城门上劝谏,但刘璋一概不听,下令沿途各地都要供给和款待先主(刘备)。先主(刘备)进入益州境内,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058

先主至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去成都三百六十里,是岁建安十六年也。

先主(刘备)到达江州以北,经由垫江水路前往涪县,此地距离成都有三百六十里。这一年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059

〈垫音徒协反。〉

(垫的发音是“徒”和“协”的反切音。)

060

〈音浮。〉

(涪字的发音同“浮”。)

061

璋率步骑三万馀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先主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馀日。

刘璋率领步兵和骑兵三万多人,车马和帷帐的阵仗极为华丽,光彩夺目如同太阳一般,前去与先主(刘备)会面;先主(刘备)麾下的将士们也与刘璋的部下相互往来拜访,双方欢宴畅饮了一百多天。

062

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

刘璋资助补给先主(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之后两人才分别。

063

〈《吴书》曰:璋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

(《吴书》记载:刘璋用二十万斛米、一千匹战马、一千辆车,以及大量的丝绸、绵絮和锦帛来资助刘备。)

064

明年,先主至葭萌,还兵南向,所在皆克。

第二年,先主(刘备)抵达葭萌,随即率军调头南下,所到之处都被他攻克了。

065

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先主(刘备)进军围困成都数十天,当时城中尚有三万精兵,粮草布帛足够支撑一年,官吏和百姓都准备殊死抵抗。

066

璋言:“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刘璋说:‘我们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什么恩德。百姓们苦战三年,尸骨遍野,这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我于心何安!’

067

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

于是他打开城门投降,部下的官吏们无不伤心流泪。

068

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

先主(刘备)将刘璋迁到南郡公安县,并将他原有的财物以及过去佩戴的振威将军印信绶带全部归还给他。

069

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

孙权杀死关羽、夺取荆州之后,任命刘璋为益州牧,让他驻扎在秭归。

69 句 • 陈寿 著于西晋
阅读提示:使用键盘左右箭头键可快速切换章节 • 点击句子右侧图标可复制文本 • 上方可切换阅读模式 • 左侧侧边栏可快速导航到其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