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吴书五:妃嫔传

三国志吴书主要人物: 吴夫人、谢夫人、徐夫人、步夫人、王夫人、袁夫人、全公主
001

吴夫人 谢夫人 徐夫人 步夫人 王夫人 王夫人 潘夫人 全夫人 朱夫人 何姬 滕夫人

吴夫人、谢夫人、徐夫人、步夫人、王夫人、王夫人、潘夫人、全夫人、朱夫人、何姬、滕夫人

002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

破虏将军孙坚的夫人吴氏,是吴主孙权的母亲。

003

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

她本是吴郡人,后来迁居到钱塘,很早就失去了父母。

004

与弟景居。

她和弟弟吴景住在一起。

005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

孙坚听闻她的才华与美貌,想要娶她为妻。

006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

吴氏的亲戚们嫌弃孙坚为人轻浮狡诈,准备拒绝这门亲事,孙坚为此感到十分惭愧和怨恨。

007

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

吴夫人对亲戚们说:“为什么要因为吝惜一个女儿而招致祸患呢?如果我真的所嫁非人,那也是我的命运。”

008

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于是他们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吴夫人)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009

〈《搜神记》曰:初,夫人孕而梦月入其怀,既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其怀,以告坚曰:“昔妊策,梦月入我怀,今也又梦日入我怀,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搜神记》中记载:起初,吴夫人在怀孙策时,梦见月亮进入她的怀中,随后就生下了孙策。等到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便告诉孙坚说:“以前我怀孙策时,梦见月亮入怀;现在又梦见太阳入怀,这是为什么呢?”孙坚回答说:“太阳和月亮是阴阳的精华,是极其高贵的象征,我们的子孙将要兴盛起来了啊!”)

010

景常随坚征伐有功,拜骑都尉。

吴景常常跟随孙坚出征,因功被任命为骑都尉。

011

袁术上景领丹杨太守,讨故太守周昕,遂据其郡。

袁术上表推荐吴景担任丹杨太守,去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吴景于是占据了丹杨郡。

012

孙策与孙河、吕范依景,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

孙策与孙河、吕范前去投靠吴景,联合众人一同讨伐泾县的山贼祖郎。

013

郎败走。

祖郎战败逃走。

014

会为刘繇所迫,景复北依术,术以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又击笮融、薛礼于秣陵。

恰逢被刘繇所逼迫,吴景再次向北投靠袁术。袁术任命他为督军中郎将,让他与孙贲一起在横江讨伐樊能、于麋,又在秣陵攻打笮融、薛礼。

015

时策被创牛渚,降贼复反,景攻讨,尽禽之。

当时孙策在牛渚受了伤,已经投降的贼寇再次反叛,吴景出兵攻打讨伐,将他们全部擒获。

016

从讨刘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贲到寿春报术。

(吴景)跟随孙策讨伐刘繇,刘繇逃往豫章郡,孙策便派遣吴景和孙贲前往寿春向袁术报捷。

017

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景为为广陵太守。

袁术当时正和刘备争夺徐州,于是任命吴景为广陵太守。

018

术后僭号。

后来,袁术僭越称帝。

019

策以书喻术,术不纳,便绝江津,不与通,使人告景。

孙策写信劝说袁术,袁术不听,孙策便断绝了与他的往来,并派人将此事告知吴景。

020

景即委郡东归,策复以景为丹扬太守。

吴景随即放弃郡守职位向东回归(孙策),孙策再次任命他为丹扬太守。

021

汉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景为扬武将军,领郡如故。

汉朝派遣议郎王誧带着皇帝的命令南下,上表任命吴景为扬武将军,所管辖的郡一切照旧。

022

〈音普。〉

(誧,读音为pǔ。)

023

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

等到孙权年轻时统管大业,吴夫人帮助他处理军国大事,对他很有助益。

024

〈《会稽典录》曰:策功曹魏腾,以迕意见谴,将杀之,士大夫忧恐,计无所出。夫人乃倚大井而谓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策大惊,遽释腾。夫人智略权谲,类皆如此。〉

(《会稽典录》记载:孙策的功曹魏腾,因为意见与孙策相左而受到谴责,孙策准备杀掉他。士大夫们都忧虑恐惧,想不出办法。吴夫人于是靠在一口大井旁边对孙策说:“你刚刚在江南开创基业,事情还没有稳定,正应当优待贤才、礼遇士人,赦免过错、记录功劳。魏功曹在公事上尽力规劝,你今天杀了他,那么明天人们都会背叛你。我不忍心看到祸事降临,宁愿先跳进这口井里。”孙策大为震惊,立刻释放了魏腾。吴夫人的智慧谋略和权变技巧,大都像这样。)

025

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吴夫人临终时,召见张昭等人,将后事托付给他们,死后与孙坚合葬于高陵。

026

〈《志林》曰:按会稽贡举簿,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阙,无举者,云府君遭忧,此则吴后以十二年薨也。八年九年皆有贡举,斯甚分明。〉

(《志林》中说:按照会稽郡的贡举名册记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到十三年(公元208年)没有举荐人才的记录,据说是太守遭遇了丧事。由此推断,吴夫人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去世的。而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和九年(公元204年)都有贡举记录,这一点非常明确。)

027

八年,景卒宫,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吴景在官署去世。他的儿子吴奋被授予兵权担任将领,封为新亭侯,后来也去世了。

028

〈《吴书》曰:权征荆州,拜奋吴郡都督,以镇东方。《吴书》曰:祺与张温、顾谭友善,权令关平辞讼事。〉

(《吴书》记载:孙权征伐荆州时,任命吴奋为吴郡都督,以此镇守东部地区。《吴书》又记载:吴祺与张温、顾谭交情很好,孙权命令他掌管和裁决诉讼事务。)

029

子安嗣,安坐党鲁王霸死。

吴奋的儿子吴安继承了爵位,后因卷入鲁王孙霸的党争而被处死。

030

奋弟祺嗣,封都亭侯,卒。

吴奋的弟弟吴祺继承了爵位,被封为都亭侯,后来去世了。

031

子纂嗣。

孙祺的儿子孙纂继承了爵位。

032

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诛,并遇害。

孙纂的妻子是滕胤的女儿,滕胤被诛杀后,她也一同遇害。

033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

吴主孙权的谢夫人,是会稽郡山阴县人。

034

父煚,汉尚书郎、徐令。

她的父亲名叫谢煚,在汉朝曾担任尚书郎和徐县县令。

035

〈煚子承撰《后汉书》,称煚幼以仁孝为行,明达有令才。煚弟贞,履蹈法度,笃学尚义,举孝廉,建昌长,卒官。〉

(谢煚的儿子谢承撰写了《后汉书》,书中称谢煚年幼时便以仁孝著称,聪慧明达,具有出色的才能。谢煚的弟弟谢贞,为人遵循法度,笃学尚义,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建昌县长,最终在任上逝世。)

036

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

孙权的母亲吴夫人,为孙权聘娶谢氏为妃,谢夫人深得孙权的喜爱和宠幸。

037

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

后来孙权又迎娶了姑母的孙女徐氏,想让谢夫人位居徐氏之下,谢夫人不肯,因此心怀不满,并失去了孙权的宠爱。

038

早卒。

她很早就去世了。

039

后十馀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馀卷。

谢夫人去世十多年后,她的弟弟谢承被任命为五官郎中,后逐渐升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并撰写了超过一百卷的《后汉书》。

040

〈《会稽典录》曰:承字伟平,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子崇扬威将军,崇弟勗吴郡太守,并知名。〉

(《会稽典录》记载:谢承,字伟平,学识渊博,见闻广博,凡是他所知道和见过的事情,终身都不会忘记。他的儿子谢崇官至扬威将军,谢崇的弟弟谢勖担任吴郡太守,两人都很有名望。)

041

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

吴主孙权的徐夫人,是吴郡富春县人。

042

祖父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琨。

她的祖父名叫徐真,与孙权的父亲孙坚关系亲密,孙坚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徐真,生下了儿子徐琨。

043

琨少仕州郡,汉末扰乱,去吏,随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

徐琨年轻时在州、郡担任官吏,汉朝末年时局动乱,他便辞去官职,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立有功勋,被任命为偏将军。

044

坚薨,随孙策讨樊能、于糜等于横江,击张英于当利口。

孙坚去世后,徐琨跟随孙策在横江讨伐樊能、于糜等人,又在当利口攻击张英。

045

而船少,欲驻军更求。

然而当时船只很少,(孙策)想要暂时驻军,以便寻求更多船只。

046

琨母时在军中,谓琨曰:“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如何可驻邪?宜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

孙琨的母亲当时也在军中,她对孙琨说:‘恐怕扬州官府会派遣大量水军来拦截我们,那样形势就不利了,怎么能在这里停留呢?应该砍伐芦苇做成木筏,辅助船只运送军队渡河。’

047

〈泭音敷。郭璞注《方言》曰:“泭,水中簰也。”〉

(“泭”字读音为“敷”。郭璞在注释《方言》时说:“泭,就是水上的竹木筏。”)

048

琨具启策,策即行之。

孙琨将这个建议详细禀报给孙策,孙策立即采纳并实行了。

049

众悉俱济,遂破英,击走笮融、刘繇,事业克定。

于是全军都顺利渡河,随即击败了张英,赶走了笮融和刘繇,平定江东的大业也因此得以奠定。

050

策表琨领丹杨太守,会吴景委广陵来东,复为丹杨守。

孙策上表推荐孙琨担任丹杨太守,恰逢吴景放弃广陵东归,于是又重新任命吴景为丹杨太守。

051

〈《江表传》曰:初,袁术遣从弟胤为丹杨,策令琨讨而代之。会景还,以景前在(仕)丹杨,宽仁得众,吏民所思,而琨手下兵多,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众,乃复用景,召琨还吴。〉

(《江表传》记载:起初,袁术派遣他的堂弟袁胤担任丹杨太守,孙策命令徐琨讨伐并取代了他。正好吴景回来了,孙策考虑到吴景之前曾在丹杨任职,为人宽厚仁爱深得民心,官吏和百姓都很思念他;而徐琨手下的兵力太多,孙策嫌他势力过重,加上当时正要四处征伐,需要调用徐琨的部队,于是便重新启用了吴景,将徐琨召回了吴郡。)

052

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

徐琨以督军中郎将的身份率领军队,参与击败了庐江太守李术,被封为广德侯,后升任平虏将军。

053

后从讨黄祖,中流矢卒。

后来他跟随大军征讨黄祖,在战斗中被流箭射中身亡。

054

琨生夫人,初适同郡陆尚。

徐琨的夫人,最初嫁给了同郡的陆尚。

055

尚卒,极为讨虏将军在吴,聘以为妃,使母养子登。

陆尚去世后,当时在吴郡的讨虏将军孙权聘娶了她为妃,并让她以母亲的身份抚养自己的儿子孙登。

056

后权迁移,以夫人妒忌,废处吴。

后来孙权迁移治所,因为夫人善于妒忌,便将她废黜并安置在吴地。

057

积十馀年,权为吴王及即尊号,登为太子,群臣请立夫人为后,权意在步氏,卒不许。

过了十多年,孙权成为吴王并登基称帝,孙登被立为太子,群臣请求册立这位夫人为皇后,但孙权的心意在步夫人身上,最终没有答应。

058

后以疾卒。

后来她因病去世。

059

兄矫,嗣父琨侯,讨平山越,拜偏将军,先夫人卒,无子。

她的兄长徐矫,继承了父亲徐琨的侯爵爵位,曾讨伐平定了山越部族,被任命为偏将军。他比夫人(徐夫人)先去世,没有留下子嗣。

060

(于)

(于)

061

弟祚袭封,亦以战功至芜湖督、平魏将军。

弟弟徐祚继承了爵位,也凭借战功,官至芜湖督、平魏将军。

062

吴主权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也。

吴主孙权的步夫人,是临淮郡淮阴县人。

063

与丞相骘同族。

她与丞相步骘是同族。

064

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宠冠后庭。

汉朝末年,步夫人的母亲带着她迁居到庐江郡。后来庐江被孙策攻破,她们都向东渡过了长江。步夫人因为容貌美丽而得到孙权的宠幸,在后宫中恩宠最盛。

065

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

她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孙鲁班,字大虎,起初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后来改嫁全琮。

066

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

小女儿名叫鲁育,字小虎,起初嫁给朱据,后来嫁给刘纂。

067

〈《吴历》曰:纂先尚权中女,早卒,故又以小虎为继室。〉

(《吴历》记载:刘纂起初娶了孙权的另一个女儿,但她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又娶了小虎(鲁育)作为继室。)

068

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近,故久见爱待。

步夫人性情温和从不嫉妒,还经常向孙权引荐其他宫女,因此长久地受到宠爱和优待。

069

权为王及帝,意欲以为后,而群臣议在徐氏,权依违者十馀年,然宫内皆称皇后,亲戚上疏称中宫。

孙权成为吴王以及后来称帝时,都想立步夫人为皇后,但群臣们认为应当立徐夫人,孙权因此犹豫了十多年都没有决定。然而,宫中都称呼步夫人为皇后,皇亲国戚上奏时也称她为中宫。

070

及薨,臣下缘权指,请追正名号,乃赠印绶,策命曰:惟赤乌元年闰月戊子,皇帝曰:呜呼皇后,惟后佐命,共承天地。虔恭夙夜,与朕均劳。内教修整,礼义不愆。宽容慈惠,有淑懿之德。民臣悬望,远近归心。朕以世难未夷,大统未一,缘后雅志,每怀谦损。是以于时未授名号,亦必谓后降年有永,永与朕躬对扬天休。不寤奄忽,大命近止。朕恨本意不早昭显,伤后殂逝,不终天禄。愍悼之至,痛于厥心。今使使持节丞相(醴陵亭侯雍)奉策授号,配食先后。魂而有灵,嘉其宠荣。呜呼哀哉!

步夫人去世后,臣子们揣摩孙权的意图,请求追封她皇后的名号。于是孙权追赠了皇后印绶,册封的文书上说:“在赤乌元年(公元238年)闰月戊子这一天,皇帝诏曰:唉,皇后啊!你辅佐我顺应天命,共同承受天地重任。你日夜虔诚恭敬,与我分担辛劳。在宫中教化严谨,行为合乎礼义,从未有过失。你宽容仁慈,有贤淑美好的德行。臣民们都对你寄予厚望,远近之人都对你心悦诚服。我因为天下祸乱尚未平定,統一大业还未完成,加上你本人志向高雅,常常心怀谦让,所以当时没有授予你皇后的名号,总以为你能够长寿,永远与我一同承受上天赐予的福祉。没想到你突然离世,生命就此终结。我悔恨没有及早表明我的心意,哀伤你英年早逝,未能享尽天赐的福禄。我悲痛到了极点,心如刀绞。如今派遣使持节、丞相(醴陵亭侯顾雍)捧着册书,授予你皇后称号,让你与先祖们一同配享祭祀。如果你的灵魂有知,请接受这份尊崇与荣耀。唉,真是太悲伤了!”

071

葬于蒋陵。

安葬在蒋陵。

072

吴主权王夫人,琅邪人也。

吴主孙权的王夫人,是琅邪郡人。

073

〈《吴书》曰:夫人父名卢九。〉

〈《吴书》记载说:这位夫人的父亲名叫卢九。〉

074

夫人以选入宫,黄武中得幸,生和,宠次步氏。

这位夫人因为被选中而进入宫中,在黄武年间(公元222年-229年)得到孙权的宠幸,生下儿子孙和,所受到的宠爱仅次于步夫人。

075

(孙)

(孙)

076

步氏薨后,和立为太子,权将立夫人为后,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谮毁。

步夫人去世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孙权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但是全公主(孙鲁班)一向憎恨王夫人,于是屡次三番地进谗言诋毁她。

077

及权寝疾。言有喜色,由是权深责怒,以忧死。

等到孙权卧病在床时,(全公主)又说王夫人面有喜色。因此,孙权对她大加斥责,十分愤怒,王夫人最终因忧愁而死。

078

和子皓立,追尊夫人曰大懿皇后,封三弟皆列侯。

孙和的儿子孙皓即位后,追尊王夫人为大懿皇后,并封她的三个弟弟都为列侯。

079

吴主权王夫人,南阳人也。

吴主孙权的另一位王夫人,是南阳人。

080

以选人宫,嘉禾中得幸,生休。

她因为被选中而进入后宫,在嘉禾年间(公元232-238年)得到孙权的宠幸,生下了孙休。

081

(孙)

(孙权)

082

及和为太子,和母贵重,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

等到孙和被立为太子,他的母亲王夫人(琅邪王夫人)地位变得尊贵,于是所有其他受宠的姬妾,都被遣送到宫外居住。

083

夫人出公安,卒,因葬焉。

这位夫人(南阳王夫人)被遣送到公安县,之后在那里去世,并就地安葬。

084

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怀皇后,改葬敬陵。

孙休即位后,派遣使者追尊她为敬怀皇后,并将她的陵墓改葬于敬陵。

085

王氏无后,封同母弟文雍为亭侯。

由于王氏家族没有后嗣,(孙休)便册封她同母所生的弟弟文雍为亭侯。

086

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句章人也。

吴主孙权的潘夫人,是会稽郡句章县人。

087

父为吏,坐法死。

她的父亲曾是一名官吏,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处死。

088

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

潘夫人和她的姐姐一同被送入织室劳动,孙权见到她后觉得她与众不同,便召她入后宫。

089

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

她得到孙权的宠幸并怀了孕,梦见有人将一个龙头授予她,她便用自己的蔽膝接住,随后生下了孙亮。

090

(孙)

(孙)

091

赤乌十三年,亮立为太子,请出嫁夫人之姊,权听许之。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亮被立为太子,他请求为母亲潘夫人的姐姐安排婚嫁,孙权听从并准许了这件事。

092

明年,立夫人为皇后。

第二年,潘夫人被立为皇后。

093

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谮害袁夫人等甚众。

她性情阴险善妒,容貌妩媚,从始至终,她诬陷陷害了袁夫人等许多人。

094

〈《吴录》曰:袁夫人者,袁术女也,有节行而无子。权数以诸姬子与养之,辄不育。及步夫人薨,权欲立之。夫人自以无子,固辞不受。〉

(《吴录》记载:袁夫人是袁术的女儿,品行端正但没有儿子。孙权曾多次将其他妃嫔的儿子交给她抚养,但都夭折了。等到步夫人去世后,孙权想要立袁夫人为皇后。袁夫人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坚决推辞不接受。)

095

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

孙权病重时,潘皇后派人向中书令孙弘询问汉代吕后独揽大权的旧事。

096

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昏卧,共缢杀之,托言中恶。

(潘夫人)因为侍候孙权病重而过度疲劳,自己也因此身体虚弱病倒。宫女们趁她昏睡时,合力将她缢死,然后对外声称她是突发疾病而死。

097

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

后来事情败露,有六七人因此案被处死。

098

权寻薨,合葬蒋陵。

不久之后,孙权驾崩,与潘皇后合葬在蒋陵。

099

孙亮即位,以夫人姊婿谭绍为骑都尉,授兵。

孙亮即位后,任命皇后(全夫人)的姐夫谭绍为骑都尉,并授予他兵权。

100

亮废,绍与家属送本部庐陵。

孙亮被废黜后,谭绍和他的家属被遣送回原籍庐陵郡。

101

孙亮全夫人,全尚女也。

孙亮的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儿。

102

(尚)

(全尚)

103

从祖母公主爱之,每进见辄与俱。

他的姑祖母是位公主,非常疼爱全夫人,每次入宫拜见皇帝时都带着她一起。

104

及潘夫人母子有宠,全主自以与孙和母有隙,乃劝权为潘氏男亮纳夫人,亮遂为嗣。

到了潘夫人和她的儿子孙亮受宠信时,全公主因为自己和太子孙和的母亲有矛盾,于是劝说孙权为潘夫人的儿子孙亮迎娶全夫人,孙亮也因此被立为太子。

105

夫人立为皇后,以尚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为太常、卫将军,进封永平侯,录尚书事。

全夫人被立为皇后,她的父亲全尚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封为都亭侯,之后又接替滕胤担任太常、卫将军,晋封为永平侯,并总管尚书台事务。

106

时全氏侯有五人,并典兵马。

当时全氏一族有五人被封为侯爵,并且都掌管着兵马。

107

其馀为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

其余的族人也担任侍郎、骑都尉等官职,在宫中担任护卫。自东吴建国以来,外戚的权势和荣耀,没有能比得上他们全家的。

108

及魏大将诸葛诞以寿春来附,而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并因此际降魏。

到了魏国大将诸葛诞率领寿春前来归附时,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人却都趁此机会投降了魏国。

109

全熙谋泄见杀,由是诸全衰弱。

全熙的阴谋泄露后被杀,从此全氏家族开始衰败。

110

会孙𬘭废亮为会稽王,后又黜为候官侯。

恰逢孙𬘭废黜孙亮为会稽王,之后又将他贬为候官侯。

111

夫人随之国,居候官,尚将家属徙零陵,追见杀。

全夫人跟随孙亮前往封地,居住在候官县。全尚则与家属一起被迁徙到零陵郡,随后被派人追上并杀害。

112

〈《吴录》曰:亮妻惠解有容色,居候官,吴平乃归,永宁中卒。〉

(《吴录》记载:孙亮的妻子全惠解容貌美丽,一直居住在候官县。吴国被平定后才得以返回故乡,在永宁年间(公元301-302年)去世。)

113

孙休朱夫人,朱据女,休姊公主所生也。

孙休的朱夫人,是朱据的女儿,由孙休的姐姐(公主)所生。

114

〈臣松之以为休妻其甥,事同汉惠。荀悦讥之已当,故不复广言。〉

(臣裴松之认为,孙休娶自己的外甥女为妻,这件事与汉惠帝(刘盈)娶外甥女的情况相同。荀悦对此的批评已经很恰当了,所以我不再赘述。)

115

赤乌末,权为休纳以为妃。

赤乌末年(公元251年前后),孙权为孙休迎娶她为妃。

116

休为琅邪王,随居丹杨。

孙休被封为琅琊王后,朱夫人便随他一起居住在丹杨。

117

建兴中,孙峻专政,公族皆患之。

建兴年间(公元252-253年),孙峻独揽大权,皇族宗室都对此感到忧虑。

118

全尚妻即峻姊。

全尚的妻子就是孙峻的姐姐。

119

故惟全主祐焉。

因此,只有全公主(孙鲁班)得到孙峻的庇护。

120

初,孙和为太子时,全主谮害王夫人,欲废太子,立鲁王,朱主不听,由是有隙。

当初,孙和还是太子的时候,全公主(孙鲁班)诬陷王夫人,想要废黜太子孙和,改立鲁王孙霸,但朱公主(孙鲁育)不同意,两人因此产生了嫌隙。

121

五凤中,孙仪谋杀峻,事觉被诛。

在五凤年间(公元254-256年),孙仪图谋刺杀孙峻,事情败露后被处死。

122

全主因言朱主与仪同谋,峻枉杀朱主。

全公主(孙鲁班)于是诬告朱公主(孙鲁育)与孙仪同谋,孙峻便冤杀了朱公主。

123

休惧,遣夫人还建业,执手泣别。

孙休感到恐惧,便将夫人送回都城建业,两人执手哭泣着告别。

124

既至,峻遣还休。

夫人到达建业后,孙峻又派人将她送回到孙休身边。

125

太平中,孙亮知朱主为全主所害,问朱主死意?全主惧曰:“我实不知,皆据二子熊、损所白。”

到了太平年间(公元256-258年),孙亮得知朱公主(孙鲁育)是被全公主(孙鲁班)所害,便追问朱公主的死因。全公主害怕地说:“我实在不知道,这都是依据全熊和全损二人的禀报。”

126

亮杀熊、损。

孙亮于是杀掉了熊和损。

127

损妻是峻妹也,孙𬘭益忌亮,遂废亮,立休。

损的妻子是孙峻的妹妹,孙𬘭因此更加忌惮孙亮,于是就废黜了他,转而拥立孙休为帝。

128

永安五年,立夫人为皇后。

永安五年(公元262年),(孙休)册立夫人为皇后。

129

休卒,群臣尊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月馀,贬为景皇后。

孙休去世后,群臣尊奉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一个多月后,将她贬为景皇后。

130

称安定宫。

她的居所被称为安定宫。

131

甘露元年七月,见逼薨,合葬定陵。

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七月,朱皇后(景帝孙休的皇后)被逼迫而死,与景帝孙休合葬在定陵。

132

〈《搜神记》曰:孙峻杀朱主,埋于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著衣服,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使察鉴之,不得相近。久时,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馀,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太息,小住须臾,进一冢上便住,徘徊良久,奄然不见。二人之言,不谋而同,于是开冢,衣服如之。〉

(《搜神记》中记载:孙峻杀害了朱主(孙鲁班),将她埋在石子冈。孙皓(归命侯)即位后,想要为她改葬。但那里的坟墓彼此相邻,无法辨认哪一座是她的。不过,宫中有人很熟悉朱主去世时所穿的衣服,于是孙皓派了两名巫师,让他们各待一处来探寻朱主的灵魂,进行观察识别,并且不许两人靠近。过了很久,两名巫师都来报告说: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头上裹着青色的锦缎,身穿紫白相间的夹层衣裳,脚上是红色的丝鞋。她从石子冈的下半坡走上来,用手按着膝盖长声叹息,稍作停留后,走到一座坟墓上停下,徘徊了很长时间,然后忽然消失不见。两个人的说法不谋而合,于是就打开了那座坟墓,里面尸身的衣服果然和他们描述的一样。)

133

孙和何姬,丹杨句容人也。

孙和的妃子何姬,是丹杨郡句容县人。

134

父遂,本骑士。

她的父亲名叫何遂,本来是一名骑士。

135

孙权尝游幸诸营,而姬观于道中,权望见异之,命宦者召入,以赐子和。

孙权曾经巡视各个军营,何姬在路边观看,孙权远远看见她,觉得她与众不同,便命令宦官将她召入宫中,然后把她赐给了儿子孙和。

136

生男,权喜。

何姬生下一个男孩,孙权非常高兴。

137

名之曰彭祖,即皓也。

给他取名为彭祖,也就是后来的孙皓。

138

太子和既废,后为南阳王,居长沙。

太子孙和被废黜后,被封为南阳王,居住在长沙。

139

孙亮即位,孙峻辅政。

孙亮即位后,由孙峻辅佐朝政。

140

峻素媚事全主,全主与和母有隙,遂劝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赐死,嫡妃张氏亦自杀。

孙峻一向谄媚侍奉全公主(孙鲁班),而全公主与孙和的母亲何姬有矛盾,于是她劝说孙峻将孙和迁到新都居住,并派遣使者赐死孙和,孙和的嫡妃张氏也跟着自杀了。

141

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养孤?”遂拊育皓及其三弟。

何姬说:“如果我们都跟着去死,谁来抚养这些孤儿呢?”于是她便亲自抚养孙皓和他的三个弟弟。

142

皓即位,尊和为昭献皇帝,

孙皓即位后,追尊他的父亲孙和为昭献皇帝,

143

〈《吴录》曰:皓初尊和为昭献皇帝,俄改曰文皇帝。〉

(《吴录》记载说:孙皓起初追尊孙和为昭献皇帝,不久又改称为文皇帝。)

144

何姬为昭献皇后,称昇平宫,月馀,进为皇太后。

何姬被尊为昭献皇后,其宫殿称为昇平宫,一个多月后,又被晋尊为皇太后。

145

封弟洪永平侯,蒋溧阳侯,植宣城侯。

册封她的弟弟何洪为永平侯,何蒋为溧阳侯,何植为宣城侯。

146

洪卒,子邈嗣,为武陵监军,为晋所杀。

何洪去世后,由他的儿子何邈继承爵位,担任武陵监军,后被晋军所杀。

147

植官至大司徒。

何植的官职做到了大司徒。

148

吴末昏乱,何氏骄僭,子弟横放,百姓患之。

东吴末年,时局昏暗混乱,何氏家族骄纵越礼,家中子弟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害。

149

故民讹言“皓久死,立者何氏子”云。

因此民间便谣传:“孙皓早就死了,现在在位的是何家的子弟。”

150

〈《江表传》曰:皓以张布女为美人,有宠,皓问曰:“汝父所在?”答曰:“贼以杀之。”皓大怒,棒杀之。后思其颜色,使巧工刻木作美人形象,恒置座侧。问左右:“布复有女否?”答曰:“布大女适故卫尉冯朝子纯。”即夺纯妻入宫,大有宠,拜为左夫人,昼夜与夫人房宴,不听朝政,使尚方以金作华燧、步摇、假髻以千数。令宫人著以相扑,朝成夕败,辄出更作,工匠因缘偷盗,府藏为空。会夫人死,皓哀愍思念,葬于苑中,大作冢,使工匠刻柏作木人,内冢中以为兵卫,以金银珍玩之物送葬,不可称计。已葬之后,皓治丧于内,半年不出。国人见葬太奢丽,皆谓皓已死,所葬者是也。皓舅子何都颜状似皓,云都代立。临海太守奚熙信讹言,举兵欲还诛都,都叔父植时为备海督,击杀熙,夷三族,讹言乃息,而人心犹疑。〉

(《江表传》记载:孙皓将张布的女儿纳为美人,十分宠爱。孙皓问她:“你的父亲在哪里?”她回答说:“被贼人杀害了。”孙皓勃然大怒,用木棒将她打死。后来又思念她的容貌,就让巧匠用木头雕刻出她的形象,时常放在座位旁边。他问左右侍从:“张布还有别的女儿吗?”侍从回答说:“张布的大女儿嫁给了前任卫尉冯朝的儿子冯纯。”孙皓立即将冯纯的妻子夺入宫中,对她极为宠爱,封为左夫人。孙皓日夜与左夫人在后宫宴饮,不理朝政,还命令尚方监用黄金制作了数以千计的华燧、步摇、假髻等饰品。他让宫女们戴着这些饰品互相摔跤,早上做好的饰品到了晚上就损坏了,于是又下令重新制作。工匠们便借机偷盗,导致国库空虚。等到左夫人去世,孙皓悲痛思念,将她葬在苑中,修建了巨大的坟墓,让工匠用柏木雕刻人像,放入墓中作为卫兵,陪葬的金银珍宝数不胜数。安葬之后,孙皓在宫中治丧,半年没有出宫。国人看到葬礼如此奢华,都以为是孙皓已经死了,埋葬的就是他本人。孙皓的表弟何都容貌与孙皓相似,于是人们说何都代替孙皓当了皇帝。临海太守奚熙信了谣言,起兵想要返回都城诛杀何都。何都的叔父何植当时担任备海督,率兵攻击并杀死了奚熙,还诛灭了他三族。谣言这才平息,但人们心中仍然存有疑虑。)

151

孙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

孙皓的滕夫人,是已故太常滕胤的同族女子。

152

胤夷灭,夫人父牧,以疏远徙边郡。

滕胤被灭族时,滕夫人的父亲滕牧因为亲缘关系疏远,被流放到边远的郡县。

153

孙休即位,大赦,得还,以牧为五官中郎。

孙休即位后,颁布大赦,滕牧才得以返回,并被任命为五官中郎。

154

皓既封乌程侯,聘牧女为妃。

孙皓被封为乌程侯之后,娶了滕牧的女儿为妃。

155

皓即位,立为皇后,封牧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

孙皓即位后,立滕夫人为皇后,封她的父亲滕牧为高密侯,任命他为卫将军,并总管尚书台事务。

156

后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

后来,朝中大臣因为滕牧是尊贵的皇亲国戚,便时常推举他去劝谏孙皓。

157

而夫人宠渐衰,皓滋不悦,皓母何恒左右之。

然而滕夫人的宠爱逐渐衰减,孙皓对她也愈发不悦,孙皓的母亲何太后常常从中调解,保护她。

158

又太史言,于运历,后不可易,皓信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昇平宫。

另外,太史官说,根据天命历数,皇后之位不可更换。孙皓又迷信巫术,因此滕皇后才得以不被废黜,只是常年被供养在昇平宫。

159

牧见遣居苍梧郡,虽爵位不夺,其实裔也,遂道路忧死。

滕牧被遣送到苍梧郡居住,虽然没有剥夺他的爵位,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流放。于是,他在路途中因忧愁而死。

160

长秋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

负责侍奉皇后的长秋宫官员,也只是虚设其位而已;但皇后接受朝贺和奏表的礼仪仍和过去一样。

161

而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绶者多矣。

然而孙皓在宫中的众多宠姬中,佩戴皇后印信绶带的人有很多。

162

〈《江表传》曰:皓又使黄门备行州郡,科取将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当岁岁言名,年十五六一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后宫千数,而采择无已。〉

(《江表传》记载:孙皓又派遣宦官巡行各州郡,挑选将领和官吏家的女子。那些俸禄为二千石的高官大臣的女儿,每年都必须上报名册,长到十五六岁时便要接受一次挑选,没有被选中的,才能出嫁。他的后宫佳丽已有数千人,却还在无休止地进行采选。)

163

天纪四年,随皓迁于洛阳。

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她跟随孙皓一起被迁往洛阳。

164

评曰:《易》称“正家而天下定”。《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诚哉,是言也!

评语说:《易经》上说“端正了家风,天下就安定了”。《诗经》也说:“为自己的妻子做表率,进而影响到兄弟,以此来治理好家国”。这些话说得真是对啊!

165

远观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

远看春秋时期的齐桓公,近看三国时期的孙权,他们都有识别贤才的明智和英雄豪杰的志向,却因为没能分明嫡庶之别,导致家庭内部秩序混乱,给古今留下了笑柄,灾祸也殃及了后代子孙。

166

由是论之,惟以道义为心、平一为主者,然后克免斯累邪!

由此看来,只有将道义存于心中、把公平无私作为首要原则的人,才能避免这类祸患吧!

166 句 • 陈寿 著于西晋
阅读提示:使用键盘左右箭头键可快速切换章节 • 点击句子右侧图标可复制文本 • 上方可切换阅读模式 • 左侧侧边栏可快速导航到其他书籍